
一、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
2013年以来,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,发达经济体总体趋于好转,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为稳固,GDP连续9个季度增长;欧元区经济走出衰退,金融市场趋于稳定;日本刺激政策收到一定成效,增长信心得到提振。但世界经济仍处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复苏阶段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新兴经济体结构性调整滞后,资金流入减少,金融市场大幅震荡,经济增长明显放缓;发达经济体仍面临高失业、高赤字困扰,增长后劲不足,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水平。总体来看,世界经济形势趋于改善,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不容忽视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预计,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.9%,增速低于2012年的3.2%。其中,发达经济体增长1.2%,低于上年0.3个百分点;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4.5%,低于上年0.4个百分点。
展望2014年,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,经济复苏总体趋于改善,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有望好于2013年。OECD领先指标显示发达经济体前景将进一步改善,目前34个成员国整体领先指标处于2011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但是,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,面临基础不稳、动力不足、速度不均等问题,复苏进程难以一帆风顺。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,新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,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是金融风险最大来源,部分新兴大国经济增长放缓、金融风险上升,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。IMF预计,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.6%。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可望持续,预计增长2%。其中,美国经济将增长2.6%,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;欧元区触底回升,增长率将达1%;日本后续动力可能减弱,增长率预计为1.2%。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.1%,略好于2013年,印度、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经济增速从前几年的6%-8%左右回落到3%-5%左右。
表1 2011-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单位:%
2011 | 2012 | 2013 | 2014 | |
世界经济 | 3.9 | 3.2 | 2.9 | 3.6 |
发达国家 | 1.7 | 1.5 | 1.2 | 2.0 |
美国 | 1.8 | 2.8 | 1.6 | 2.6 |
欧元区 | 1.5 | -0.6 | -0.4 | 1.0 |
日本 | -0.6 | 2.0 | 2.0 | 1.2 |
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| 6.2 | 4.9 | 4.5 | 5.1 |
注:2013年和2014年为预测值。
资料来源:IMF,《世界经济展望》,2013年10月。
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继续困扰全球贸易。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形势下,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仍不乐观,特别是发达国家进口萎缩,拖累全球贸易增长。世界贸易组织(WTO)统计数据显示,2013年上半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只有1.2%,其中能源贸易下降1.6%,欧盟进口下降2%严重拖累其主要贸易伙伴出口;与过去两年平均12%的增速相比,新兴经济体虽然实现了5%的进口增长,但速度显然已经放缓。WTO最新预测,2013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2.5%,较4月份预测下调0.8个百分点,而且下半年的增长率要达到3.8%才能实现这一目标。201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有望加快,预计增长4.5%,但仍将低于过去20年5.4%的平均增速。其中,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长2.8%,发展中国家增长6.3%,分别高于2013年1.3个和2.7个百分点。
表2 2011-2014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单位:%
2011 | 2012 | 2013 | 2014 | |
世界货物贸易量 | 5.4 | 2.3 | 2.5 | 4.5 |
出口:发达国家 | 5.1 | 1.1 | 1.5 | 2.8 |
发展中国家(包括独联体国家) | 5.9 | 3.8 | 3.6 | 6.3 |
进口:发达国家 | 3.2 | 0.0 | -0.1 | 3.2 |
发展中国家(包括独联体国家) | 8.1 | 4.9 | 5.8 | 6.2 |
注:2013年和2014年为预测值。
资料来源:WTO,《贸易快讯》,2013年9月19日。
在全球金融体系结构缺陷、宏观经济环境潜在风险及主要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的共同影响下,各国在出台自由化和便利化投资政策的同时,也加强了对外国投资的监管,投资保护主义风险有所上升。在此情况下,众多跨国公司通过资产重组、撤资等方式重新布局全球跨国投资,对外投资仍十分谨慎,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复苏之路依然艰难曲折。联合国贸发会议(UNCTAD)《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》显示,201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(FDI)为1.35万亿美元,较2011年下降18个百分点。其中,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首次超过发达国家,占全球直接投资流量的52%。发达国家在面临吸引外资减少的同时,对外投资情况也不乐观,2012年对外直接投资0.91万亿美元,比2011年下降23个百分点。UNCTAD预计,2013年全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将接近2012年的水平,其上限为1.45万亿美元。随着宏观经济基本面状况改善和投资者信心恢复,跨国公司开展跨国投资能力和意愿增强,全球跨国直接投资2014年将回升至1.6万亿美元。
二、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
总体来看,世界经济贸易形势趋于改善,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不容忽视,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。
(一)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仍然疲弱,世界经济低迷成为新常态。目前,欧元区失业率已连续8个月维持在12%的高位,美国失业率尽管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后的10%降至目前的7.2%,但仍远高于6.5%的目标水平,其他发达经济体失业问题短期内也无明显改善迹象,IMF预计201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水平仍保持高位。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不仅抑制居民收入增长,也严重打压消费能力和意愿。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起到积极作用,但也给各国政府积累了大量债务。近几年发达国家连年财政赤字,政府债务率不断攀升,IMF预计,2013年美国、欧元区、日本政府债务率分别高达106%、95.7%和243.5%,2014年仍将处于较高水平,削赤减债任务十分艰巨,财政紧缩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。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,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。但部分新兴经济体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、过度依赖能源资源出口等结构性矛盾凸显,加上国际环境变化,经济增速回落较大,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。新一轮工业革命尚处于孕育阶段,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缺乏实质性突破,短期内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。IMF预计,2013-2017年,世界经济年均增长4.2%,低于金融危机前5年4.8%的平均增速。
表3 2012-201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 单位:%
2012 | 2013 | 2014 | |
发达经济体 | 8.0 | 8.1 | 8.0 |
美国 | 8.1 | 7.6 | 7.4 |
欧元区 | 11.4 | 12.3 | 12.2 |
日本 | 4.4 | 4.2 | 4.3 |
英国 | 8.0 | 7.7 | 7.5 |
加拿大 | 7.3 | 7.1 | 7.1 |
注:2013年和2014年为预测值。
资料来源:IMF,《世界经济展望》,2013年10月。
表4 2011-2014年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率 单位:%
2011 | 2012 | 2013 | 2014 | |
世界 | 79.4 | 80.8 | 79.7 | 79.6 |
发达国家 | 104.4 | 108.7 | 108.5 | 109.2 |
美国 | 99.4 | 102.7 | 106.0 | 107.3 |
欧元区 | 88.2 | 93.0 | 95.7 | 96.1 |
日本 | 230.3 | 238.0 | 243.5 | 242.3 |
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| 37.8 | 36.5 | 35.3 | 34.1 |
印度 | 66.4 | 66.7 | 67.2 | 68.1 |
巴西 | 64.7 | 68.0 | 68.3 | 69.0 |
注:2013年和2014年为预测值。
资料来源:IMF,《财政监测报告》,2013年10月。
(二)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,新兴经济体面临困难增大。随着美国经济形势好转,应对金融危机期间推出的超低利率、量化宽松(QE)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将接近转折点。有市场研究机构预计,美联储很可能在2014年一季度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,初期减少购债规模可能是100亿美元。IMF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》显示,若美联储购债计划最初缩减规模大于市场预期,短期利率可能上升100个基点,之后伴随的利率冲击在全球蔓延,全球债券资产价值将下降5.6%,约2.3万亿美元。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,很可能冲击国际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,引发跨国资本流动异常,给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带来新的不确定性。尤其是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将更为明显,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、南非等新兴经济体金融动荡局面可能再现甚至加剧,面临更大资金外流、货币贬值压力,加上其结构调整滞后、大宗商品价格难有反弹,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明显增加,经济增速放缓势头可能恶化。二季度,印度、南非、俄罗斯GDP分别增长4.4%、1.8%和1.2%,比一季度回落0.4、0.1和0.7个百分点。5月下旬以来,三国货币兑美元分别贬值10.8%、5.7%和2.7%。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面临两难选择,阻止资本外流需要提高利率、整固财政,而稳定经济增长又需要宽松的财政与货币环境。
(三)贸易保护主义仍在上升,影响全球贸易复苏进程。尽管二十国集团峰会数次延长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,但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、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,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企业困难,继续想方设法限制进口,将国内市场留给本土产业,不利于国际贸易复苏。据世贸组织发布的第九次贸易限制措施监督报告,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,各成员共采取109项贸易限制措施,覆盖全球进口商品的0.5%,其中新贸易限制措施数量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值,以反倾销调查为主的贸易救济调查仍是贸易限制措施的主要手段。由于生效贸易限制措施被撤销的数量一直低位徘徊,全球范围内贸易限制措施总量仍在不断增加。自2008年10月以来,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货物贸易的3.6%。制造业依然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,其中电气机械及零件、机械设备、化学产品、光学及精密仪器四大类产品在全部限制措施中的比重达58%,旨在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贸易保护主义仍在上升。在全球经济脆弱复苏、国际贸易总体低迷的背景下,一些国家为了本国短期利益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,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,从长期看必定带来"双输"的结果。
三、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
美国 2013年以来,美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,复苏势头较为巩固。二季度GDP增长率达到2.5%,高于一季度增长率1.4个百分点。从需求结构看,一、二季度个人消费分别增长2.3%和1.8%,拉动GDP增长1.54和1.24个百分点;私人投资分别增长4.7%和9.2%,拉动GDP增长0.71和1.38个百分点;货物及服务出口分别下降1.3和增长8个百分点,进口分别增长0.6和6.9个百分点,净进出口拖累GDP下滑0.28和0.07个百分点;政府支出分别下降4.2和0.4个百分点,对GDP负贡献0.82和0.07个百分点。
2013年下半年,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继续延续,但也存在隐忧。房地产市场指标向好,截至7月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指数达到162.49,实现连续8个月环比上升;新屋销量于7月回调至39万套后,8月份回升到42.1万套,同比增长12.6%。今年美国股市表现强劲,截至10月18日道琼斯指数比年初上涨18%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较为乐观,9月份该指数达到56.2%,已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。就业情况有所改善,9月份失业率降至7.2%,创2008年11月以来新低,但仍远高于6.5%的目标水平,劳动力市场复苏速度和程度未如预期乐观;劳工参与率降至63.2%,为35年来最低点,显示美国居民就业意愿低迷。近两个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急剧下降,消费者对未来家庭收入情况和宏观经济走势并不乐观。美国会通过法案,结束政府关门并提高债务上限,避免了债务违约,但美政府面临整固财政压力明显增大。IMF预计2013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.6%。
2014年,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、国内工业逐渐企稳、页岩气革命提升其竞争力,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。IMF预计,2014年美国GDP增速将达到2.6%,美联储预计2.9%-3.1%。但美国政府债台高筑,潜藏着财政金融风险,可能拖累其经济复苏势头。
欧元区 2013年欧元区呈现经济复苏态势,逐渐摆脱债务危机的紧急状态,走出长达18个月的经济衰退。据欧委会发布的数据,一季度欧元区GDP同比下降0.8%,环比微降0.1个百分点;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.2%,环比上升0.3%,经济呈现好转趋势。其中,二季度英、法、德GDP环比分别增长0.6、0.5、0.7个百分点,意大利环比下降0.3个百分点。从需求看,欧元区最终消费总量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负增长,同比、环比数据分别增长0.1%和0.2%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.2%;进出口分别增长1.6%和2.1%。欧元区金融市场趋于稳定,西班牙、意大利等重债国融资成本处于安全水平,希腊财政经济状况也出现好转。
目前,虽然欧元区通过政策行动减少了主要风险并稳定了金融形势,但欧元区金融部门改革尚未完成,外围经济体增长仍受制于信用瓶颈,欧元区内部经济复苏势头出现分化。此外,部分国家金融体系仍很脆弱,高企的失业率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对财政形成较大的压力,居高不下的私人债务有待继续清理,调结构任务依然严峻。IMF预计欧元区2013年GDP下降0.4%,2014年将重返增长,增速为1%。
日本 2013年日本经济温和复苏,失业率下降,私人消费上升,工业生产以温和速度增长,大规模刺激政策效果逐渐显现。一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1%,折合年率增长4.1%。其中,个人消费增长0.8%,公共投资增长1.4%,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增长4%,进口增长1%。二季度GDP增长0.9%,折合年率增长3.8%。其中,个人消费增长0.7%,公共投资增长3%,服务和货物贸易出口增长3%,进口增长1.5%。出口的温和回升与2013年以来日元的贬值趋势密不可分,日元贬值同时带来日本企业以日元结算的海外收入增加,企业盈利得到提高。2013年1-8月,日本核心CPI持续上升,6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.4%,实现14个月以来首次同比上涨,居民价格预期呈上升趋势,经济逐渐走出通缩阴霾。进入下半年,日本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。9月份日本贸易赤字达9321亿日元,为历年同期新高。安倍政府在出台5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,宣布2014年4月起按计划将消费税税率从目前的5%提高至8%,引发经济下行担忧。IMF预测,日本经济2013年将增长2%,随着财政紧缩政策落实,预计2014年增长率将放缓至1.2%,日本的财政整顿和结构性改革不力也会带来财政风险。
为应对财政紧缩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,日本央行将继续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。9月份日本央行金融政策会议通过每年新增50万亿日元用以购买日本政府债券(JGBs)、维持债券平均到期剩余期限在7年左右等量化宽松政策。但是,由于日本经济面临老龄少子化、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等深层次结构问题,保持未来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风险。
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201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,较2010年下降约3个百分点,增速较预期疲软。从外部看,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下降,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缩,不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。从内部看,经常账户和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矛盾,减缓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金融市场发生剧烈震荡,货币大幅贬值,股市急剧下滑,债券收益率攀升,资本加速外流。三季度,汇丰银行编制的新兴市场指数下挫至50.3,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。
图1 2013年以来汇丰新兴市场指数
注:该指数包括新兴市场(16个国家)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指数(EMI)。
资料来源:汇丰银行,2013年10月。
金砖国家中,印度、俄罗斯表现不尽如人意。印度经济改革进展缓慢、宏观政策空间受限,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逐步放缓趋势,一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长4.8%,二季度增速继续下降至4.4%,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慢季度增速。IMF预计,印度2013年经济增速为3.8%,2014年经济增长5.1%。俄罗斯2013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1.6%,二季度降至1.2%,三季度回升至1.8%。在石油价格持续走低和卢布贬值的背景下,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,俄全年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。IMF预计,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仅为1.5%,比2012年下降1.9个百分点,2014年经济增长率将回升至3%。
主要区域中,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,经济增速依然处于领先地位。2012年,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实现了6.4%的经济增速,IMF调低该地区经济增速预测至6.3%,与去年基本持平。受地区紧张局势和世界能源格局渐变的影响,IMF预计中东与北非、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2013年经济增速为2.3%,比2012年下降2.3个百分点,2014年回升至3.6%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,一些国家公共私人投资均较为强劲,GDP增长有望保持稳定,预计2013年全年增速5%。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多属资源出口型国家,加之汇率波幅较大,IMF预计该地区2013年经济增速为2.7%,比2012年下降0.2个百分点。